5月30日,正值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毛景文來到湖南省地質院調研指導并進行學術交流,標志著湖南省地質院“2024年度院士專家工作站學術活動周”正式啟動。省地質院黨委書記談文勝、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皓與院士們座談交流。湖南省地質院院士專家工作站作為省級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自批準在省地調所設立以來,構建了與院士及其創(chuàng)新團隊的長效合作機制,有力推動了科技成果向現(xiàn)實生產(chǎn)力的轉化,在湖南“金腰帶”金礦找礦、鋰鈮鉭等稀有金屬礦找礦和省地質院各類重大科技項目實施、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上午,毛景文院士參加學術活動周首場活動“江南造山帶中段銻金鎢礦床找礦預測與勘查示范”課題研討會。會上來自中國地質科學院資源所、湖南省遙感所、湖南省地災所、江西省第二地質大隊的五位匯報人圍繞各自專題,分別介紹了江南造山帶中段銻金鎢礦區(qū)域成礦潛力評價、礦床地球物理找礦方法技術優(yōu)選、蝕變礦物地球化學找礦技術優(yōu)選,江南造山帶中段(湖南段)/(江西段)銻金礦床找礦預測與勘查示范等內容。就江南造山帶中段銻金鎢礦床找礦勘查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專家一一把脈問診,提出要加強各專題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將理論方法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完善資料信息共享機制,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下午,何繼善院士帶領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城市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12位專家學者到省地質院進行學術交流。雙方就廣域電磁法在中深層地熱能、頁巖氣、煤系氣和深部找礦等領域的應用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并圍繞人才培養(yǎng)、聯(lián)合申報國家級和省部級等重大科技項目、共同打造科研團隊、共建共享科研實驗(試驗)平臺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等方面尋求合作、達成共識。
據(jù)悉,今年學術活動周期間,還將開展院士專家系列學術講座、野外一線聯(lián)合地學考查、找礦突破行動進展研討、省自然資源廳重大科研項目進展研討暨省地調所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開題等活動,旨在大力推進院“一體兩翼三支撐”發(fā)展戰(zhàn)略,積極發(fā)揮地質新質生產(chǎn)力在高質量發(fā)展中的作用。(轉載自湖南省地質院官網(wǎng))